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綜合 > 即時 > 正文

報道:合肥再添一家“特殊”博物館

時間:2022-11-21 07:34:17    來源:合肥晚報    

11月19日上午,劉耋齡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,標志著廬江首家個人捐贈、政府協(xié)助支持的民辦公助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。館藏276件文物均為淮軍將領劉秉璋后人劉耋齡私人捐贈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眷戀故土 捐贈數(shù)百件私人藏物

對于劉耋齡,多數(shù)人可能還不熟悉??伤脑娓?、晚清重臣劉秉璋,不少合肥人都能說上兩句——這位淮軍將領是科舉正途出身,身逢亂世卻操戈征戰(zhàn),在浙江主持海防力挫法敵而美名傳揚。

受家族影響,劉耋齡從小喜愛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和古物收藏,致力于書畫、瓷器、佛像、漆器等藏品的收藏和研究,用心開拓自己的收藏領域,如今他已成為劉氏家族的第四代收藏家。此次新開放的劉耋齡博物館共有四層,館內(nèi)藏品276件。其中,第一層為劉秉璋史跡陳列展,劉耋齡無償捐贈了90件藏品,不少展品與其曾祖父相關。其余三層分別為景泰藍、“珠山八友”瓷板畫、明清漆器展區(qū)等等。

開館儀式上,九十歲高齡的劉耋齡親手接過證書。這并非他首次向家鄉(xiāng)捐贈文物,2021年他曾向廬江名人館捐贈圖書《劉秉璋遺稿》,這份16開精裝全十冊的遺稿屬于首次公開,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。“上次捐贈是委托他人辦理的,這次開館劉老執(zhí)意要親自前來。”據(jù)同行工作人員介紹,這是劉老第三次回到家鄉(xiāng),“把私藏文物捐贈出來,也是對故土的眷戀?!?/p>

酷愛象棋 現(xiàn)場分享“心頭之好”

為什么是這276件文物?這些文物中又有哪些得意藏品?回到家鄉(xiāng)的劉耋齡精神抖擻,在博物館三樓的藏品旁接受了記者的專訪。

“每一件藏品都是挑出來的,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去挑選?!闭f到心頭好,劉老打開了話匣子。在這些藏品里,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象棋?!白钤珀P注到象棋,是在我祖父的家里,看他和別人下象棋,那是一副元代象棋?!迸d致極高的他,還回憶起自己的收藏故事,“那是一副宋代象棋,逛市場的時候無意發(fā)現(xiàn)。賣象棋的人不懂,每個棋子報價1塊錢,一共32塊錢。我根本沒還價,佯裝猶豫了一下,立刻買下來?!?/p>

如今,劉耋齡已經(jīng)覓到了宋代、元代、明代、清代的各式棋具30余套,明清時期的棋盤也有十余件,此外還有歷代各式圍棋十余副(明清為主,唐代的有一副),各種圍棋盒及圍棋棋盤也有十余套。“人家收藏古代象棋,能得到一副元代的象棋已經(jīng)是非常了不起了,而我手里竟有一套完整的宋代象棋”這次捐贈文物,劉耋齡特意挑選了兩副象棋,一副明代棋,一副清代棋。“如果沒有這些文物,我們怎么會知道文化歷史如此漫長。”

家風傳承 將建成研學旅行基地

雖然象棋是心頭之好,但在劉耋齡看來,一樓展出的文房四寶才是此次捐贈意義最為重大的藏品。“曾祖父一生淡泊名利,崇文重教。晚年辭官回鄉(xiāng),還捐建了三樂堂書院、南京廬江試館,為讀書人提供便利?!痹趧Ⅰ簖g看來,先人留下最大的財富便是:重視教育的家風。

記者了解到,下一步,廬江將進一步完善提升劉耋齡博物館相關功能,加強博物館日常管理,做好博物館文物資源研究和開發(fā),提高博物館利用率、知曉率,努力把博物館建設成為研學旅行基地、傳統(tǒng)文化研究基地。 合報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

關鍵詞: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相關新聞
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XXX(非中國微山網(wǎng)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
特別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