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文化 > 正文

朱棣留下一條后路保大明不亡,可惜被崇禎皇帝忽視了

時間:2022-04-08 07:52:22    來源:中華網(wǎng)熱點新聞    

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鑒,可以知興替。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:"學史可以明智。"說通俗一點,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,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

說起明朝最具爭議的皇帝,當屬朱棣跟朱由檢這兩位,一個是通過造反做上皇帝的,一個卻親自斷送了大明江山。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朱棣生前曾給子孫留下了一條后路,可保大明不亡。

這條路是什么呢?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稱帝后,建都南京。但是朱棣稱帝后,選擇了遷都北平,至于原因這里我們就不多做解釋。

朱棣雖然遷都北京,但是他并沒有將南京廢棄,這里仍然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(gòu)。如果哪一天北方丟了,皇帝逃到南京依然可以東山再起。

200年后,崇禎皇帝面臨抉擇的時候,卻放棄了這條路,寧愿自殺殉國,也不愿做逃跑的君王。

我們先說說如果崇禎皇帝如果南遷,天下會如何發(fā)展。

首先,李自成肯定會統(tǒng)一北方,但是連年的戰(zhàn)亂讓北方已經(jīng)生靈涂炭,加上李自成燒殺擄掠無惡不作,很快就會遭到百姓的反抗,我想他遲早也會下臺的。

其次,滿清一定會入關,李自成統(tǒng)一北方后,孤立的吳三桂肯定抵擋不了清軍的進攻。清軍入關后李自成肯定會下臺,但是清軍也會元氣大傷,所以不會急于攻打南方,而是選擇休養(yǎng)生息。

最后,崇禎皇帝逃到南京的話,南方能形成大一統(tǒng)的局面,因為崇禎皇帝畢竟是公認的皇帝,至少不會像南明一樣分崩離析。

所以說最后的局面是形成南明跟清朝的南北對立,而崇禎皇帝畢竟是漢人皇帝,而清軍屬于異族入侵,至少民心方面,崇禎皇帝肯定能勝過順治皇帝。

經(jīng)過一段休養(yǎng)過后,也許崇禎皇帝能像先祖朱元璋一樣,由南方起家重新打下北方。但是歷史沒有假設,因為崇禎皇帝沒有選擇南遷。

最終他選擇了自殺殉國,他的死也讓明朝徹底走向了末路。雖然后來有了南明,但是也是曇花一現(xiàn),很快就被滅國了。

那崇禎皇帝為何不選擇南遷呢?主要是因為"天子守國門,君王死社稷"祖訓,不允許他退縮。死后他把一切過錯歸根于大臣,其實這是片面的,大臣們是有錯,而崇禎皇帝自己的猶豫不決,死要面子也是大明滅亡的主要原因。

關鍵詞: 統(tǒng)一北方 主要原因

相關新聞
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XXX(非中國微山網(wǎng)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
特別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