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綜合 > 民生 > 正文

寶博微課堂 | 周秦故事我來講(一)—后稷降生

時間:2022-03-12 13:56:18    來源:騰訊網    

我們的城市暫時生病了

但是他會很快好起來的

疫情終會過去

期待春暖花開

寶雞!加油!

后稷降生

周族是一個善于農耕的民族,具有古老而悠久的歷史。其先祖后稷曾為堯的農官并與夏禹、商契一起服事過舜,后稷還協(xié)助大禹治過水。周族自棄以后有了明確的世系,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。

后稷

周族的始祖叫后稷,原來的名字叫“棄”,意思就是“被丟棄的孩子”。弄明白這個奇怪名字的來歷,有助于我們了解周族由母系社會進入父系社會的歷史。

根據(jù)歷史傳說,我們只知道棄的母親叫姜嫄,她可能是羌族的婦女。相傳有一天,姜嫄和同伴到野外去游玩,忽然看到路上有一個奇怪的大腳印,她十分好奇,不由自主就踩了上去,說也真奇怪,她的腳才踩上去,只覺得自己肚子里好像有什么東西動了一下,自此她就懷孕了。

“十月懷胎,一朝分娩”。姜嫄怕這個沒有父親的孩子給自己帶來災禍,便想把他丟棄。她把孩子丟棄在狹隘的小巷里,想讓走過來的成群牛馬把他踩死,可是當牛群通過小巷時,不但不踩還給孩子喂奶。姜嫄抱回孩子,又丟棄在沒有人跡的深山密林,恰巧又遇到了砍柴人將其撿回。姜嫄抱回孩子索性將他丟在河面的冰上,想讓他凍死,又哪里知道,一群飛鳥落在這個孩子周圍,用毛茸茸、暖烘烘的翅膀覆蓋在小孩身上。

姜嫄看到孩子大難不死,著實覺得有些奇怪,便改變了最初的念頭,把他撫養(yǎng)成人。因為一生下來就想把這個孩子丟棄掉,因此就給他起了個名字叫“棄”。

這個故事雖然聽起來充滿了神話色彩,但是反映了當時”民知其母不知其父”的母系氏族社會特點,在母系氏族社會,婦女擁有較大的權力并受到尊敬。全體氏族成員共同生產、共同消費,沒有私有財產和剝削。男女的婚姻關系是不固定的族外婚,氏族的血統(tǒng)只能以女系計算。

后來由于生產力的發(fā)展,男人們逐漸成了社會生產的主要承擔者。隨著私有財產的產生,發(fā)生了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深刻轉變。在父系氏族社會里,血統(tǒng)是以父系大家長為中心的男性計算的,這樣就保證了把財富傳給自己確切的兒子。

姜嫄之所以千方百計要把棄丟掉,可能是因為受了父系氏族社會強大輿論壓力的影響。這說明,棄時父權制戰(zhàn)勝了母權制社會的殘余,已逐步確立了。

編輯:滕曉華

責編:翟慧萍

審核:康軍建

【視頻】來自秒懂百科

【圖文】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

關鍵詞: 氏族社會 私有財產 不知其父

相關新聞

凡本網注明“XXX(非中國微山網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
特別關注